@KTzone » 日常 - 投資理財交流 » 港銀恐連環為內銀減值 大新:重慶行會否減值 睇滙豐做法


2014-4-28 12:53 sinta
港銀恐連環為內銀減值 大新:重慶行會否減值 睇滙豐做法

內銀股疲弱上升動力低,在會計準則下,當形成持久或巨大跌價時,持有相關金融資產權益的銀行,從風險考慮便應估算進行減值準備的需要,滙控(005)評估是否就交行(3328)權益減值便是一例。持有重慶銀行(1963)的大新銀行(2356),亦面臨相同處境,大新管理層指出,會參考滙豐進一步處理交行權益方式,再決定本身就重慶行安排。
記者:劉美儀

大新於07年初斥6.94億元人民幣入股重慶行17%權益,去年重慶行在港上市,招股至上市後股價,一直低於每股資產淨值。重慶行為大新的聯營公司,以攤佔權益方式入賬,去年為大新提供5.79億元盈利貢獻,佔大新盈利33%。
身兼大新金融(440)、大新銀行執董及財務董事的王伯凌,於接受訪問時表示,該行亦注意到所持的重慶行權益,可能面對相類似滙豐持有交行的問題要處理,但重慶行上市時間尚短,目前大新沒有作出減值與否的決定,該行會「參考滙豐進一步處理交行權益方式」,有了市場先例,才會決定本身下一步行動。

交行跌價 滙豐未有決定
滙豐持有交行19.03%權益,集團財務董事麥榮恩早前透露,根據內部測試模型所運算的交行股份實用價值(Value in Use),年內水平若低於投資賬面值(Carrying Value),或可能要為交行持股作減值,但目前並無決定,若進行減值盈利難免會受影響,惟應不礙最終派息。
對於大新是否會如滙豐般,按內部模型評估重慶行股份實用價值,有否重大跌價或何時作決定,王伯凌謂不便評論,但他指出,滙豐具有市場領導地位,持有交行時間亦長,相信其採取的評估監測,是一種正確方式。
去年初將所持興業銀行權益(A股上市),由聯營公司重新分類為可供出售證券(AFS)的恒生銀行(011),被問及會否就興銀股份進行減值時,恒生財務總監梁永樂回應說,銀行一貫會就所持證券或股份權益投資,定期檢討其價值變化,惟目前恒生對興銀安排未有任何決定。
倘滙豐最終決定就交行權益作減值準備,同集團成員的恒生,會否亦就興銀作相應處理?他說恒生會因應本身在興銀投資作出評估,但不評論滙豐情況。
分析員指,因內銀股價波動較大,何謂持久或巨大跌價,並無具體化定義,以上周四興銀收市價為例,相較恒生更改會計準則起計算的興銀投資賬面值水平,前者低約7、8%,跌幅暫不算巨大。另外,因股權投資一旦進行減值準備,即使日後股價回升,升值收益亦不會再反映在銀行損益賬上,故銀行作出減值決定時,會份外審慎。

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/20140428/large/14919937z.jpg[/img]
■大新銀行會參考滙豐進一步處理交行權益方式,再決定是否有需要就重慶行進行減值準備。

來源:蘋果日報網站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